近日,武四新教授课题组的研究成果“Li, Ag Co-Doping Enables Efficient Kesterite Solar Cell with a High Fill Factor of 74.30%”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Adv. Funct. Mater., 2024, 202418548)上发表。目前该杂志影响因子为18.5,JCR分区一区。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02/adfm.202418548
除了较大的开路电压损失外,填充因子(FF)的损失是限制CZTSSe太阳能电池效率进一步提升的关键。基于此,该工作对FF的损失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并通过Li&Ag共掺杂的策略有效提升了FF。结果表明,CZTSSe太阳能电池内FF的损失主要由载流子提取不足和严重的非辐射复合两个因素造成,且非辐射复合造成的FF损失约为7%,载流子提取不足造成的FF损失超过10%。其中,载流子的提取能力与CdS/CZTSSe异质结界面的能带排列息息相关,与吸收层载流子浓度关系不大,因此,尽管Ag掺杂降低了吸收层的空穴浓度和电导率,但由于其改进了异质结处的能带排列,仍然降低了载流子提取不足造成的FF损失。且Ag掺杂在钝化吸收层体相方面明显优于Li掺杂,这大幅度减少了非辐射复合造成的FF损失。相应地,Li掺杂在提高载流子浓度和调节CdS/CZTSSe能带排列方面则优于Ag,这大大减少了载流子提取不足造成的FF损失。总之,Li&Ag共掺杂策略不仅优化了载流子提取还抑制了严重的非辐射复合,使器件效率达到了14.91%,其中FF提升至了74.3%,是目前被报道的最高值。
河南大学纳米科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硕士生钟心怡、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王金琳为论文第一作者,河南大学武四新教授、青年教师韩力涛以及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孟庆波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本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河南省教育厅经费项目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