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11月20日(星期三)上午,应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邀请,西安理工大学李喜飞教授莅临实验室进行学术交流,并做了题为“电池材料界面的设计与优化”的精彩报告。本次报告会由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赵勇教授主持,学校相关领域的老师和研究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现场气氛热烈,座无虚席。
随着电动汽车及各新型电子设备快速发展,高比能、高功率电池备受关注,而电池性能的优劣取决于电极材料。基于低成本、高能量密度的要求,高性能的正负极材料是当前电池发展的焦点及热点。李喜飞教授的报告从对正负极材料进行表面掺杂和包覆进行改性为出发点,通过化学法和ALD技术的运用实现材料表界面的可控设计与优化,为发展正负极材料表面预处理的有效途径,实现高容量高性能正负极材料的产业化奠定基础。
报告结束后,李喜飞教授与到会的师生就二氧化锡结晶度对钠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使师生们受益匪浅。
报告人简介:
李喜飞,教授(三级),博士生导师,任西安理工大学先进电化学能源研究院执行院长、现代分析测试中心副主任,陕西省储能材料表面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国际电化学能源科学院(IAOEES)副主席,Springer-Nature旗下期刊Electrochemical Energy Reviews(即时影响因子已超过18)执行主编,陕西省高性能新能源动力电池创新团队负责人,西安纳米科技学会常务理事等。入选2018年、2019年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曾获天津青年五四奖章,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天津市“131”创新型第一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和天津市学科领军人才等。主要从事微/纳米功能材料界面的设计、优化及二次电池的应用研究,已在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Energy Environmental Science、Nano Energy等期刊发表220多篇SCI学术论文,SCI引用9500次,H因子为50,4篇论文被评为ESI 1‰热点论文,25篇论文被评为ESI 1%高被引论文,有17篇学术论文被Adv. Energy Mater.、J. Mater. Chem. A、Chemsuschem、Chem. Commun.等选为封面文章重点报道。主持/共同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天津市新材料科技重大专项等20多项科研项目,作为课题骨干成员参与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