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新闻速递

新闻速递

我院开展“清明时节忆先贤”追思活动

来源: 河南大学纳米科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日期:2025-04-02   浏览次数:

岁次乙巳,节至清明。4月2日上午,纳米科学与材料工程学院领导班子成员、课题组长、青年教师代表及学生代表前往开封市烈士陵园,开展清明祭扫活动,追思缅怀实验室创始人朱自强先生、党鸿辛院士和早期重要参与者黄亚彬教授。活动由学院副院长刘谨主持。

特种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杜祖亮教授在活动中致词,他深情回顾了先辈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凭借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克服重重困难,开创河南大学理工科发展新局面的动人事迹。三位先生不仅在学术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更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为师生树立不朽的精神丰碑。杜祖亮号召全体师生学习和继承先辈们的精神风貌,勇挑重担、拼搏奋进,助力学院各项事业迈向新台阶。

随后,在场师生集体肃立,敬献鲜花,寄托对先辈们的无限哀思。

“清明时节忆先贤”追思活动旨在通过祭奠先贤回顾历史,追忆先辈功绩,汲取奋进力量。2025年是学校“提质进位年”,全院师生继续秉承“自强不息、迎难而上、协作奋进、追求卓越”的特功文化,以河大人“自信、拼搏、开放、创新”的昂扬精神,以终为始、奋勇争先,为学院高质量发展书写新篇章,为百年河大振兴做出更大贡献。


附:

2025年“清明时节忆先贤”追思活动上的致词


老师们、同学们:

每当清明时节,我们都会聚集在这里,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祭奠、缅怀实验室的创始人和奠基者——朱自强先生和党鸿辛先生。两位先生生前并不相识,一个来自东北、一个来自西北,但都把生命最后的宝贵时光奉献给了中原大地,奉献给了河南大学,并比邻而眠于这片热土。

四十年前,朱自强先生从吉林大学来到河南大学,在极为简陋的条件下,零起点创建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朱先生“在最需要的时候来到河南大学,为学校理工科复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先行者,造就里程碑,只为后来人。自强不息,奋斗不息!”

1998年党鸿辛先生从中科院兰州化物所来到河南大学工作。党先生“是‘两弹一星’功臣,是中国固体润滑学科的主要开拓者和带头人,也是河大首位全职院士。古稀之年,仍全力工作,把生命最后的精彩全部绽放在河大校园。”

两位先生在生命的最后几年,虽身患重症,仍呕心沥血时刻不停地工作,把整个生命都献给了科教事业。先生筚路蓝缕、用尽心血打造的科研平台和他们的精神风范,是我校物理、化学和材料等学科快速发展的坚实基础和不竭力量源泉!

老师们、同学们:

今年是朱先生逝世三十周年、党先生逝世二十周年。二十年来,我们接过两位先生的大旗,不忘初心,继续砥砺前行。在先生精神的感召下,聚集和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实验室师生齐心协力、努力奋斗,凝造了“自强不息、迎难而上、协作奋进、追求卓越”的创新文化,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最近十年,先后自主培养了6位国家青年人才,科研平台从省部级实验室跃升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取得了一批原创性科研成果和自主产权核心技术。

在这特殊的时刻,我们深深怀念两位先生!

我们缅怀先生,就是要学习和继承他们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拼搏精神;学习和继承他们甘为人梯、潜心育人的崇高风范;学习和继承他们艰苦创业、科技报国的爱国情怀。

老师们、同学们: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备受党和国家的重视。党的二十大作出了教育、科技和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部署。在刚结束的两会上,总书记又特别强调,实现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教育要进一步发挥先导性、基础性支撑作用。昨天省委书记刘宁来学校调研时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作为教育和科技工作者,我们责任重大、义不容辞!我们要牢记新时代教育的责任和要求,秉承两位先生的崇高精神风范,践行科学家精神,坚持立德树人,为人师表、身为世范,团结协作、努力拼搏,把各项工作尽快推向新的台阶,为加快实现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层次人才自主培养,为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也是对先生的最好缅怀和纪念。


朱自强先生、党鸿辛先生安息!

杜祖亮

2025年4月2日


【上一篇】:Nature: 河南大学绿色InP基 QD-LED 材料与器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下一篇】:点灯引路,是河大的申教授呀!

微信订阅号

地址:中国郑州河南大学龙子湖校区、开封河南大学金明校区

邮编:475004 电话:0371-22687375 E-mail:Yuanban2023@163.com
研招办电话:0371-22687369

河南大学纳米科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 蓝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