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研究进展

研究进展

申怀彬教授团队在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和光电探测器应用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来源: 河南大学纳米科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日期:2024-07-04   浏览次数:

半导体量子点发光材料具有量子产率高、光化学稳定性好等诸多优异性质可广泛应用于发光二极管和光电探测等方面。近期,申怀彬教授团队在相关领域取得系列进展,相关成果以综述论文形式分别发表在著名期刊Nature Reviews Electrical EngineeringCoordination Chemistry Reviews上。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器件(QLED)有望成为新一代主流发光显示技术。自1994年以来,研究者们在提高QLED的外量子效率和寿命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对器件工作和老化机制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入。然而,仍有一些关键问题有待澄清,例如正老化的起源以及ZnO纳米颗粒在实现器件高性能方面的作用。针对以上问题,研究团队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作,综述了影响QLED的电压、内量子效率和光子输出耦合效率的关键因素。并指出了影响无镉QLEDs和蓝光QLEDs性能的物理机制,也汇集了TCL等公司在产业化进程中所遇到的挑战。研究成果以“Advances in understanding 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s”为题,发表在Nature Reviews Electrical Engineering期刊上。中科大博士研究生李波、河南大学陈斐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中科大樊逢佳教授、河南大学申怀彬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4287-024-00059-0

图1. QLED的电压效率

近年来,量子点在光电探测器中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HgTe胶体量子点吸收光谱在红外区间具有极宽的调节范围,被看作中红外探测领域最具潜力的新型替代材料。然而,HgTe量子点中红外材料与器件的发展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严重阻碍其进一步发展。近期河南大学纳米科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吴政辉教授和申怀彬教授研究团队在总结前人大量研究工作以及本研究团队经验的基础上,对HgTe量子点的合成以及HgTe基红外探测器面临的挑战和难点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自己可靠的建设性意见,并以题为“Recent advances in mid-infrared photodetection based on colloidal quantum dots: Challenges and possible solutions”发表在Coordination Chemistry Reviews期刊上。本综述论文为HgTe中红外量子点材料与光电器件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价值。河南大学博士研究生苌瑞广为论文第一作者,吴政辉教授和申怀彬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10854523005283

图2 不同量子点的光谱覆盖范围

【上一篇】:李萌课题组在Adv. Mater.报道抑制钙钛矿界面非辐射复合研究进展

【下一篇】:申怀彬教授团队在量子点发光二极管领域取得系列进展

微信订阅号

地址:中国郑州河南大学龙子湖校区、开封河南大学金明校区

邮编:475004 电话:0371-22357375 E-mail:lb02@henu.edu.cn
研招办电话:0371-22687369

河南大学纳米科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 蓝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