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 告 人:王树涛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所长助理/院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报告时间:2018年6月9日8:30-9:30
报告地点: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二楼学术报告厅
主办单位: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欢迎光临!
专家简介:
王树涛,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课题组长。主要从事仿生多尺度粘附可控界面材料的研究,如抗粘附界面材料、高效生物识别粘附界面和器件以及疾病早期诊断等方面的研究。率先提出“结构匹配与分子识别”协同的生物识别粘附效应,并用于癌症检测,比传统细胞分离方法灵敏度提高1000倍,因此获2010年世界科技奖提名。入选2014年基金委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14年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16年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7年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曾获2013年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2017年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等奖项。接受发表SCI论文180余篇,其中包括Angew. Chem. (10篇),Adv. Mater. (24篇),JACS (3篇),Sci. Adv. (1篇),Nat. Protocol. (1篇),总引8700余次,H因子47。授权中国专利9项,美国专利2项。并先后在Chem. Rev.,Chem. Soc. Rev.,Acc. Chem. Res.,Nat. Rev. Mater.等国际著名杂志发表邀请综述,英文专著5章。研究成果多次被Nature,Nature medicine,Science Daily,Chem&Eng News,Materials Views China, Material Today,Lab Chip等亮点报道。被Nature Chemistry的“The Sceptical Chemist”、Asia-Pacific Biothech News的“People Watch”、China Science Daily等做了人物专访报道。
观点综述:
围绕细胞基癌症早期检测的应用背景,我们系统的研究了生物界面上细胞的特异识别与粘附调控,不再将细胞简化成理想的球体,还原其多尺度性,取得了系列重要进展。1)受免疫细胞与肿瘤细胞的特异粘附界面启发,提出结构匹配和分子识别的协同细胞粘附的研究思路,打破了传统上仅仅对分子水平识别的局限,构筑了系列多尺度微纳结构的界面。2)利用智能分子或基团为桥将特异性识别分子固定到多尺度基底上,制备了系列刺激响应性的细胞粘附可控界面。通过酶、热、pH,磁场 等外场刺激调控智能分子的构型转变或键的开合,实现了界面对肿瘤细胞特异粘附和去粘附的无损智能调控。3)以免疫细胞为活的模版,极大的改进了传统免疫磁珠的检测效率。4)进一步发展了乳液界面聚合的方法,实现了磁性微球的规模化制备。因此,这些受生物启发的材料可用于罕见细胞的高效分离,例如循环肿瘤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