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新闻速递

新闻速递

美国康涅狄格大学赵晶教授来实验室讲学

来源: 河南大学纳米科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日期:2019-05-14   浏览次数:

2019年5月10日(星期五)上午10点,应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邀请,美国康涅狄格大学赵晶教授莅临我校进行学术交流,并做了题为“Structural Evolution of Metal Alloy Nanoparticles during Synthesis Probed by Single Particle Spectroscopy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会由材料学院副院长/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白锋教授主持,学校相关领域的老师和研究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

赵晶教授的报告从局域表面等离子共振(LSPR)入手,为大家讲解了她们设计的单颗粒光谱仪,并依据该仪器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科研成果,报告中她们并采用该单颗粒光谱仪跟踪了伽尔瓦尼还原反应合成纳米合金的结构演变过程,先在加热下合成AuCu3纳米棒,然后在常温下通过Cu对Au的进一步置换,并对其形态变化进行实时光谱监测,研究发现随着纳米棒浓度的变化,材料在低浓度下表现出了逐步红移的趋势,中等浓度下表现为先红移后不变的特征,高浓度表现为先红移后蓝移的趋势。对应的形貌表现为从空心棒到球的变化趋势,表现出了形貌和光谱之间一定程度的依赖性。同时,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在材料表面存在几个纳米的沟壑时,会发生光学耦合。当前通过更换置换物,已经得到了更多的三元金属合金材料,并将这些材料应用于催化、生物成像等领域中。该光谱技术将在金属合金材料制备、量子点的合成、相变研究、催化、生物传感等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最后,针对赵晶教授的报告,实验室的老师和同学们提出了关于光谱测试中的光散射等问题,赵老师也一一进行了解答。会后,同学们表示通过赵老师的讲解,大家对于光谱学的测试对自身实验的影响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受益匪浅。

报告人简介:

赵晶,康涅狄格大学化学系教授。2003年获得中国科技大学化学学士学位,2008年获美国西北大学化学博士学位。2003-2008年任美国西北大学研究助理,2008-2012年在麻省理工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自2013年起受聘于康涅狄格大学化学系,任助理教授,副教授。近年来,发表期刊研究论文近70篇,包括Nano Lett., J. Am. Chem. Soc., Acc. Chem. Res., Anal. Chem.等。现主要专注于半导体和金属纳米粒子的各种光学光谱,以及与纳米粒子紧密相连的分析物,研究目的是在单一颗粒水平上表征纳米颗粒的光学和结构特性,从而研究各种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使纳米颗粒功能化,进而控制和优化其在生物传感、成像以及能量相关的应用性质。


【上一篇】:美国新墨西哥大学秦洋教授来实验室讲学

【下一篇】:一曲难忘 献给祖国的深情——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教职工合唱比赛侧记

微信订阅号

地址:中国郑州河南大学龙子湖校区、开封河南大学金明校区

邮编:475004 电话:0371-22687375 E-mail:Yuanban2023@163.com
研招办电话:0371-22687369

河南大学纳米科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 蓝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