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新闻速递

新闻速递

上海交通大学李良教授莅临实验室进行学术报告

来源: 河南大学纳米科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日期:2019-04-24   浏览次数:

2019年4月22日,应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邀请,上海交通大学李良老师莅临实验室进行学术交流,并进行题为“量子点的稳定性问题以及包覆方法的研究”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会由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QLED平台申怀彬教授主持,平台及河南大学相关科研单位的师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

李良老师首先介绍了量子点的研究背景和发展现状,对不同种类量子点的优点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透彻的分析,尤其是在提高量子点稳定性的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李良老师使用了一种很巧妙的铝掺杂方式在镉系核壳结构量子点内部和表面引入铝元素,通过外界环境的自然氧化,在量子点表面形成的氧化铝致密薄层大幅提高了量子点的稳定性。针对钙钛矿量子点对水和高温的敏感性,将CH3NH3PbBr3量子点包埋在由四甲基正硅酸盐“无水”甲苯溶液制得的二氧化硅球中,提高量子点的稳定性。并且通过铝硅单前驱体的简单溶胶-凝胶反应方法,在保证CsPbBr3量子点荧光强度的前提下,防止其发生聚集和表面受到破坏。

在场师生针对报告内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李良老师一一进行解答。通过本次学术报告的顺利进行,参会的师生了解到如何提高量子点稳定性这一问题仍然拥有较大的研究空间,对目前提升手段的机理与分析方法有了更深的理解。报告会结束后,在场师生以热烈的掌声感谢李良老师的悉心讲解。

李良,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上海交通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06-2011年先后在法国原子能总署、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和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2011-2012年在美国Intematix公司担任Senior Scientist。2012年通过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答辩,担任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研究,2013年加入上海交通大学并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长期从事半导体纳米晶合成化学及半导体纳米晶在新能源、照明显示以及环境污染物治理中应用的研究工作。已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Journal of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Nature Nanotechnology, Chemistry of Materials,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Small和ACS Nano等著名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工作已被国际期刊正面引用超过5000次,入选ESI高引论文6篇次,超百次引用论文10篇。已获授权欧盟(国际)专利2项,中国专利11项。应邀担任Journal of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Advanced Materials, Nanoscale, Crystal Growth & Design,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and Small等多种国际学术期刊审稿人。

【上一篇】:一曲难忘 献给祖国的深情——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教职工合唱比赛侧记

【下一篇】:中国侨联党组书记、主席万立骏一行莅临实验室指导工作

微信订阅号

地址:中国郑州河南大学龙子湖校区、开封河南大学金明校区

邮编:475004 电话:0371-22687375 E-mail:Yuanban2023@163.com
研招办电话:0371-22687369

河南大学纳米科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 蓝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