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8日下午,应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邀请,复旦大学车仁超教授莅临实验室进行学术交流,并作题为“电磁材料显微结构的洛伦兹多场耦合电镜研究”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方岩老师主持,实验室及河南大学相关科研单位师生与会。

车教授首先向我们介绍了复旦大学近年自主建立的原位低温多场耦合电镜研究平台,并讲解了其在低温可至12 K的液氦低温、施加自旋极化电流、实现原位充放电等方面的应用。随后,车教授介绍复旦大学近年建立的洛伦兹透射电镜平台,实现了力电光热磁等多场耦合,并对该特色仪器在磁性材料、固态电池、半导体超晶格等领域的应用实例进行了讲解,对典型重要功能材料在多外场作用下显微组织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建立其构效关系。最后,车教授向大家分享了近几年的代表性工作:MI相互作用的FeGe合金中的斯格明子相变;电池电极材料在充放电动力学过程中的元素变价问题;多量子阱界面的元素扩散与载流子隧穿等。
报告会结束后,车教授与在场的同学和老师进行了热烈的学术讨论,并对师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车仁超,复旦大学教授,博导(材料物理与化学)。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7)、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2018)。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2)、上海市曙光学者(2009)和浦江学者(2013)。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常务理事兼教育与培训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晶体学会理事、上海市显微学学会副理事长兼材料分委会主任、中国超材料学会常务理事。
先后主持2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0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1项基金委仪器重大项目(电驱动透射电镜样品台)、1项装备预研和1项上海市科委材料基因组工程项目等。近年已发表SCI论文220多篇,含通讯作者论文130多篇,包括1篇Nat.Commun.、4篇Adv. Mater.、一篇PNAS、1篇PRL等,引用近万次。依托原位电子显微学、聚焦磁性材料、吸波材料、半导体材料、能源材料中的物理化学问题,通过自主设计,建立成了洛伦兹低温多场耦合电镜,实现了独特的显微组织结构深度分析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