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研究进展

研究进展

李萌课题组在Adv. Mater. 报道协同诱导自组装策略增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效率

和稳定性研究进展

来源: 河南大学纳米科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日期:2025-08-22   浏览次数:

近期,纳米科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李萌课题组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稳定性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 Cation-π/π-π Synergy Induced Self-assembly of Semiconductor Spacers for High Efficiency and Stable 2D/3D Perovskite Solar Cells ”为题,以Research Article形式在国际顶级期刊《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dma.202511235

2D Dion-Jacobson钙钛矿作为水分和氧气钝化层,同时阻止离子迁移,相比于3D钙钛矿具有更高的稳定性。然而,受到绝缘有机间隔物电荷传输不良和结晶不可控的限制,极大的阻碍了器件效率的提升和商业化应用。

图1 基于PyPAI构建的自组装2D/3D钙钛矿结构示意图及相应的器件效率

针对上述问题,河南大学李萌教授团队开发了一种强芳香共轭铵盐(PyPAI)间隔物,通过协同阳离子-π和π-π相互作用自发形成自组装柱状堆叠,同时调节了结晶,并通过稳健的π共轭网络建立了连续的电荷传输路径,克服了介电限制,最终的2D/3D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实现了26.41%的效率和增强的稳定性。该工作对提升器件的效率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DOI: 10.1002/adma.202511235

河南大学纳米科学与材料工程学院为论文第一通讯单位,河南大学纳米科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李志浩老师为第一作者,纳米科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李萌教授为通讯作者。本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河南省科学技术厅和河南大学的大力支持。

【上一篇】:蔡国发课题组在Mater. Horiz.上报道离子刻蚀策略用于制备WO3超薄纳米片基电致变色器件的研究进展

【下一篇】:李萌课题组与牛津大学合作在Angew. Chem. Int. Ed.报道锡铅钙钛矿光伏金属组分精细调控研究进展

微信订阅号

地址:中国郑州河南大学龙子湖校区、开封河南大学金明校区

邮编:475004 电话:0371-22687375 E-mail:Yuanban2023@163.com
研招办电话:0371-22687369

河南大学纳米科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 蓝创科技